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,从李登辉到陈水扁,在岛内大搞“台独”分裂活动,使得两岸一再出现危机。
为讽刺李登辉搞出的“台海危机”,当时台湾社会出品了由艺人林瑞阳和黄安主演的电影《1995年闰八月》,电影讲述了两位台湾青年进入部队当大头兵巧遇台海危机的故事。电影将台湾社会的氛围真实地呈现出来,适逢童年的笔者当时也常听长辈说,对岸可能要打过来,要买好粮食做好准备等等的话,现在回想真的是非常无奈可笑
2020年,那个似曾相似的场景仿佛再次出现在台湾社会。
如今的台湾民进党当局较二十多年前的台湾当局,在两岸关系上更加“挟洋自重”,在“去中国化“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岛内青年一代也已成年,甚至成为台湾社会的中坚力量。
在民进党当局大搞“仇中”“恨中”的社会氛围下,如今,还有多少台湾民众能够拨开绿色的眼镜看清一个真正的大陆呢?从民进党政客到绿营媒体、网军,不遗余力地挑拨两岸多层次的对抗和冲突,拼命禁锢两岸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与融合。在这种氛围下,部分大陆民众不无调侃地说“咱们把台湾同胞当同胞,但是台湾同胞却拿我们当钱包。”
民进党当局为了对抗大陆,更是置两岸和平于不顾,一味“挟洋自重”,不断追加军费预算,花大笔台湾社会的血汗钱向美国购买过时武器,并在岛内塑造一种“台美盟邦”的虚假氛围,让台湾民众认为万一台海冲突美国必定会来帮助台湾。
东森新闻云民调显示,高达55.7%的台湾民众支持“美军驻台协防台湾”,高达60.4%的台湾民众支持当局此刻尽快促成“台美恢复邦交”。如此单相思的问卷再放到美国,民众的观点则是180度的相反。依据多家美国智库民调显示,美国民众压根就不支持美国出兵协防台湾,原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曾说过,美国是不可能出兵协防台湾的。
同样是东森新闻云的民调:台海万一发生战事,台湾民众对上战场和征兵的态度如何?竟有高达96.3%的18岁左右台湾青年表示“愿意自己或家人上战场”;矛盾的是,又有高达87%的18岁左右台湾青年“不支持岛内恢复征兵制度”。
其实,如此矛盾的说法一点也不让人意外,从客观因素看,台军的训练质量早已在于2000年左右推出募兵制度后便逐步裂解。
21世纪以来,台军从上世纪90年代的50万人不断缩编到如今的20万,台湾在金门、马祖和澎湖外岛总计只剩下约10000名左右的兵力。如今台湾采取“募兵制为主,义务役为辅”的政策,更是让台军战力急速下降到毫无战斗力可言。在这样的政策下,凡是1994年元旦出生以后的台湾男性仅需服4个月的兵役,同时还可以分两个暑假进行训练,这四个月中当然还包含了周休二日,所以总计训练的时间非常短,这四个月的军营生活里,唯一学到的可能就是扫地。
另外,为了快速消化未服役的义务役男,台湾更于2012年放宽政策,凡是申请过替代役者都可服替代役。笔者当初也只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申请替代役,结果,就成为替代役男。替代役的工作简言之,就是在公共部门进行辅助性质的勤务,笔者替代役时就在台北某法务机构担任庭务员的工作。
替代役的入营训练只有短短三周,所有人都没有拿过枪,在新训的台中成功岭营区里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上课和各种团体活动,同时每日晨跑时,也会看见一群新兵们一人背着一个水壶穿着绿色迷彩背心在扫地,这再次验证了在台军服兵役的基本技能——扫地。
这一年替代役生涯和今日台军的现状,再次验证了现在00后的台湾青年,比起80后台湾的“草莓族”世代更加不如,因此才会出现愿意上战场却又不愿被征兵的吊轨民调。正如同台军前“陆军总司令”陈廷宠将军解说,今天的台军早已没有战斗力,在民进党当局“去中国化”乱搞下,台军以身为黄埔传承的荣耀也早已被连根拔除。
两岸同胞要客观清楚地认识到: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破坏者?谁是台海争端的“麻烦制造者”?
近年来,民进党当局不断拉高两岸对抗,今天的两岸关系已正如苏起教授所说:“自民进党执政以来,两岸关系已陷入冰河期,如果冲突温度持续升高,两岸的冰河即使不相撞,也会地动山摇崩坏”
试问岛内的政客和台湾同胞,这样的两岸关系,是你们所乐见的吗?
香港国际网络电视台
2020年10月12日